罐頭走出“國際范兒”

根據國家統計局對我國888家規模以上罐頭企業統計數據顯示,2017年1—10月份,我國罐頭企業累計完成產量1023.63萬噸,同比增長4.06%;主營業務收入1451.45億元,同比增長4.91%;利潤總額72.27億元,同比增長4.00%;資產總計931.15億元,同比增長6.54%?!薄?017年的罐頭行業,可謂碩果累累,除了數據喜人外,行業相關標準越發完善、罐頭種類日趨多元,更有越來越多品牌和產品作為“中國制造”的杰出代表,受到國際市場認可。
在2018之際,本報盤點了過去的一年內中國罐頭行業的幾大熱點和趨勢。通過這些我們不難看到,在對“美好生活”的不斷追求中,罐頭行業始終在不懈努力。
助規范 制修訂行業相關標準
2017年,中國罐頭行業在有關國家、行業、團體標準的制、修訂工作動作頻頻。3月16日,《鯪魚罐頭》、《水果飲罐頭》、《牛、羊肉罐頭》兩項行業標準一項國家標準起草工作會于廣州組織開展;6月17日《罐藏食品用高阻隔塑料容器通用技術要求》、《高阻隔軟包裝罐藏食品技術規范》、《罐藏食品用高阻隔性蓋膜技術要求》三項行業標準起草工作會于青島組織開展。此外,為落實國務院《中國制造2025》和工信部《工業綠色發展規劃(2016-2020年)》中有關構建行業綠色制造體系,同時為進一步促進我國罐頭行業健康發展,加強綠色設計,開發綠色產品,實施綠色制造工程,中國罐頭協會于8月28日在北京召開了《罐頭行業綠色產品評價通則》和《罐頭行業綠色工廠評價通則》兩項團體標準制訂籌備會。同時,協會于2016年發布的《鹽水鯖魚罐頭》團體標準經過工信部初審、答辯和征求意見后,成功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2017年團體標準應用示范項目,并在2017年12月28日工信部主辦的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推進會上獲得表彰。
據記者了解,除了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外,中國罐頭工業協會針對以各類罐頭調研工作也在積極開展。3月13日第八屆中國蘆筍論壇暨2017年蘆筍產業分析協調會在山東召開,會議就當前國內外蘆筍種植情況、市場趨勢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,加強企業相互之間的交流和協調,確保蘆筍產品能夠平穩有序進行。4月17日“中國焙烤專用黃桃罐頭座談會”在安徽召開,會上就我國焙烤行業用黃桃罐頭現狀和主要理化指標進行討論交流,并提出制定《焙烤用黃桃罐頭》團體標準。4月19—20日,“覆膜鐵(鋁)國家標準立項及應用技術研討會”于浙江烏鎮召開,會上對國內覆膜鐵技術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溝通,并就覆膜鐵發展遇到的關鍵技術問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,對我國今后在覆膜鐵方面的研究和應用必將起到推進作用。
除此之外,行業培訓工作也作為企業發展提供的重要技術支持被屢屢關注。2017年9月1—7日,2017年“中國罐頭工業協會罐頭封口殺菌崗位職業技能培訓班”于安徽滁州舉辦,來自全國各地罐頭企業共計50余名企業管理人員及一線職工參加了培訓。
顯實力 國產罐頭走上國際舞臺
作為具有濃重地方特色的食品之一,罐頭近年來卻紛紛走向國際化舞臺,成為國際消費市場上彰顯國貨魅力的重要商品。在9月25日,廣東海寶罐頭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兩批“魚家香”牌豆豉鯪魚罐頭經該局檢驗合格,先后在美國順利通關。據悉,受“孔雀石綠”事件影響,2007年6月美國FDA以“中國輸美水產品多次被檢出含潛在危害性殘留物質”為由宣布對中國輸美的養殖鯰魚、巴沙魚、蝦、鯪魚和鰻魚等五種水產品采取自動扣留措施后,中國鯪魚罐頭首次再度登陸美國,這標志著中國豆豉鯪魚罐頭出口美國取得歷史性突破,中國豆豉鯪魚罐頭再次回歸美國市場。
此外,2017年的國際市場,有更多來自中國的罐頭食品頻頻吸睛。位于中國罐頭第一鎮——臨沂市平邑縣的康發食品飲料有限公司,其300多個罐頭品種出口美國、德國、俄羅斯、日本、澳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,如今更躋身聯合國采購名單;浙江臺州一罐食品有限公司引進新設備并開發水果泥罐頭產品,2017年產量達500噸,果泥產品與澳大利亞客戶簽訂供貨協議,遠銷海外;而在2016年年底實現首次出口的數十家福建漳州毛豆罐頭品牌,也在2017年受到了國際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。
除此之外,在9月3日至5日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上,紫山、同發、立興、喜多多旗下的優秀產品經過嚴挑細選,共同攜手走上了金磚國家領導人的餐桌,為會議帶來舌尖上的罐頭盛宴,更彰顯了為中國罐頭產品的耀眼風采。
增品類 產品發力功能化差異化
工信部消費品司于2017年發布了《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7年消費品工業“三品”專項行動計劃的通知》。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有效部署和指導下,我國罐頭行業也在全行業積極開展增品種、提品質、創品牌的“三品”專項活動,促進資源有效整合,構建適合需求結構的供給體系,用科技手段實施供給側改革,提高產品附加值,從供給端入手,逐步推進罐頭企業“三品”戰略的實施。
2017年罐頭行業在以往產品單一、附加值低、“紅海過熱、藍海寂寞”等特點方面初步有所改善,在新品研發層面,行業總體向功能性食品和嬰幼兒輔食方面努力,著力開拓這兩個領域,另外對新奇口味、產品差異化、休閑化、趣味化方向有所探索。